淄博师专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高擎“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旗帜,以师范教育为核心路径,重点聚焦乡村儿童与新就业群体的教育需求,围绕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文脉传承、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社会服务等重点方向开展实践活动。集中组建实践团队25个、分散实践近100人,引领淄师学子在“坚定信念·锤炼队伍·种下美好”的生动历程中,积极回应“我能何为”的时代之问,深刻思考“淄师何为”的使命担当。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海岱青衿志愿队前往淄博市博物馆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们化身“讲解小达人”,耐心热情地向游客讲述文物故事与场馆布局,用生动话语让文物“活”起来,用实际行动传递志愿精神。
数理系
数理系“数科格物营”志愿服务队走进淄博市博山区石马镇蛟龙小学,开启一场别样书法课。志愿者们边进行规范书写示范,边细致讲解起笔、行笔、收笔的要领,逐一指导正确的握笔姿势与书写坐姿,帮助孩子们通过控笔练习初步感受毛笔特性。
信息系
信息系“翼航科技营”实践团队走进白家村、红星村开展机甲特色课程。孩子们在志愿者们的指导下,兴奋地操控机甲,控制机甲完成各种任务,如前进、转弯、避障等。许多孩子在体验结束后表示,希望以后还能有更多这样的活动,让他们能够继续学习和探索,享受科技带来的乐趣。
学前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学院阳光“童”行志愿服务队走进滨州市无棣县信阳镇,依托学前专业优势,带来系列趣味课程。如吸管静电实验激发科学兴趣,沙池“施工”提升社交力,太空泥仿非遗培养文化认同,肢体游戏增强协调性,为孩子成长蓄力。
外语系
外语系宸星志愿服务队开展齐长城遗址与老龙窝文化探索活动,以拍摄介绍视频为载体,深挖两地历史文化与自然风貌。活动中,志愿者讲解齐长城历史,展现老龙窝地质奇观与传说,以可视化传播助力乡村文化推广,实现双重价值。
音乐系

音乐系美润心音志愿服务队在朱水湾度假村用艺术点亮乡村。志愿者们发挥艺术专业特长,为游客们带来视觉听觉盛宴。古筝似月光洒湖,架子鼓如浪涛拍岸,全场合唱《我和我的祖国》,风情舞蹈惊艳定格......令游客们流连忘返。
美术系
美术系“绘梦启航”志愿服务队前往临淄区敬仲镇开展乡村墙绘实践活动。以室外墙绘创作为主题,志愿者们分工协作,有的勾勒轮廓,有的调配色彩,共同在斑驳墙面上绘出吉祥图案、田园风光与童趣卡通,一幅幅充满乡土气息与文化韵味的墙绘作品成为村里亮丽的风景线。
体育系
体育系红色火炬志愿服务队走进周边村庄,开启一场蹴鞠文化之旅。志愿者化身“蹴鞠导师”,一边教孩子们颠球的小技巧,一边讲着古代蹴鞠赛事的趣闻,把流淌千年的文化韵味,悄悄融进这一场场载满笑声的互动里。欢声笑语间,文化传承的种子正悄然萌芽。
文旅学院
文旅学院青禾绘乡村团队走进黄崖村开展乡村墙绘。以“黄崖村的乡村特色”为主题,从画笔到墙面,从构思到呈现,精心设计并绘制了系列墙绘作品。每一幅设计都力求与村庄环境相协调,与村民生活相呼应,讲好黄崖村的“本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