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师专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高擎“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旗帜,以师范教育为核心路径,重点聚焦乡村儿童与新就业群体的教育需求,围绕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文脉传承、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社会服务等重点方向开展实践活动。集中组建实践团队25个、分散实践近100人,引领淄师学子在“坚定信念·锤炼队伍·种下美好”的生动历程中,积极回应“我能何为”的时代之问,深刻思考“淄师何为”的使命担当。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海岱青衿志愿队前往临淄稷下街道开展“齐国故事我来讲”“齐国人物我来演”“齐国景点我来绘”“齐国童谣我来唱”等系列活动,为学生提供吟诵、表演、绘画、书写等自我展示的平台,营造了传承齐文化的浓烈氛围,让齐文化在学生心中扎根发芽、茁壮成长、发扬光大。
数理系
数理系“数科格物营”志愿服务队走进石马镇中心小学打造了一场沉浸式光学体验。志愿者们以“生活中的光”为切入点,折射、反射等专业术语化身为一个个生活小故事,通过“原理讲解+互动实验+生活应用”的模式,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就能触摸科学、爱上科学。
信息系

信息系翼航科技营志愿服务队走进商家镇小学通过“图文趣味科普+模型展示”多维互动模式开展无人机特色课堂。志愿者们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手把手指导小学生们进行简单的无人机操控体验。一张张稚嫩的小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兴奋与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学前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学院“志远苗”志愿服务队走进消防站开展安全教育实践活动。以“科普+互动+体验”的形式,将防伪技术、消防知识等专业知识转化为童趣内容,孩子们通过“看一看、听一听、摸一摸”,沉浸式体验消防生活,学习消防安全知识。
外语系
外语系宸星志愿服务队在黛青山开展“室内直播+人物专访”双线助农实践。直播间里志愿者们精心推介农产品,以互动彰显特色,剪视频、拓销路、传文化,为乡村产业赋能,让青春助力黛青山发展。
音乐系

音乐系美润心音志愿服务队走进《金砖》剧组。志愿者们化身剧务,调试灯光如谱和弦,规划走位似藏节拍,搬运道具、整里服装间......让琐碎工作有了韵律。他们用细腻专注搭建“后勤声部”,证明艺术不止于舞台,幕后也能谱出动人旋律。
美术系
美术系绘梦启航志愿服务队围绕“五谷丰登二十四节气”主题开展室内墙绘创作。从立春的万物复苏,到夏至的烈日炎炎,再到霜降的万物凋零,从冬至的静谧祥和,每一幅墙绘都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二十四节气带来的自然变化与人文情怀。
体育系
体育系“蹴就未来”志愿服务队走进白兔丘北村开展蹴鞠文化体验活动。以“非遗活化+乡村服务+儿童教育”模式,从练习入门、瞄准球门开始,传授技艺并组织游戏体验,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传统体育魅力。
文旅学院
文旅学院青禾绘乡村团队以“温情”与“联结”为关键词,让艺术成为串联邻里的纽带。志愿者们在斑驳墙面上精雕细琢:斑驳围墙变身 “乡村记忆长廊”,记录岁月故事;外墙化为 “童趣天地”,卡通形象与孩子们的笑脸相映成趣,将专业创意融入乡村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