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团中央《关于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意见》(中青联发〔2020〕5号)文件精神,根据校团委相关工作要求,2024年10月伊始,学前教育学院599名青年骨干纳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并设立专项方案开展培训。
学前教育学院团委在校团委的指导下,根据“青马工程”专项培养方案,开展以“信仰入头脑、实践长才干、基层立功业”为主线,认真围绕理论学习、红色教育、实践锻炼、交流研讨和志愿服务五个模块,培养对党忠诚、信仰坚定、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形成“3+5+4”多重长效培训机制。全体成员在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获得了长足进步,在综合素质的提高上取得了良好成效。
01深学细悟,交流研讨

学前教育学院临时团支部始终以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贯彻为主轴,踊跃投入到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实践当中,扎实有效地推进理论学习工作,深入开展思想淬炼活动。这一年,学前教育学院临时团支部共牵头举办了25次集体理论学习活动,并且通过组内小型讨论与班内全面融合相结合的方式,运用专题讲座、个人自主学习等多种学习形式,在思维的交流碰撞中坚定理想信念。
02知行合一,培养青年

为深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践内涵,学前教育学院青马学员以“理论扎根实践,青春服务社会”为主题,共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20余次,青马学员累计志愿服务时长600+小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与躬身实践紧密结合,切实做到知行合一。
青春践行担使命,多维赋能展担当。青马学员以知行合一之姿,在多维度书写新时代青年答卷:生态育人,绘就绿色发展图景。深入实施文昌湖生态保护、创新开展淄川区节水惠民服务、组织冬日除雪保障行动、节假日文明出行引导,通过“生态课堂+实践参与”双轮驱动,让绿色环保理念浸润城乡;文化铸魂,赓续中华精神血脉。深挖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创新开展“清明祭英烈·红色基因永传承”“学雷锋志愿服务月”“爱在特教”等主题实践,以时代语境重构文化传承新范式;社区深耕,搭建为民服务桥梁。在淄川区夏庄村创新开展“进村联户”专项行动,开展环保宣传、手工互动、文化普及和社区清洁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实现专业特长与民生需求的精准对接;文化赋能,创新文旅传播路径。身着汉服演绎文昌湖宣传片,宣传聊斋城古韵,红色情景剧《活着1937》以沉浸式展演激活红色记忆,构建起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传播矩阵。
03研学践悟,淬炼初心

为深化青年政治引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青马学员走进赵瓦村和淄川区烈士陵园,开展“追寻红色印记·赓续精神血脉”主题研学实践。通过沉浸式参观革命遗址、聆听党史故事、体验情景教学等形式,学员们在历史场景中感悟信仰力量,在互动研讨中汲取奋斗智慧。活动以“行走的思政课”强化理论与实践融合,引导青马学员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前行动力,坚定“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青年心中落地生根。
04投身实践,谱写青春

学前教育学院始终坚持在学思践悟中引导青年学子用好社会大课堂、讲好基层新故事,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展现淄师学子的青春风采。2025年寒假之际,广大学员们走进农村、走进企业、走进社会,在关爱儿童、乡村振兴、社区实践、政务实习等社会的大课堂中经风雨、见世面、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学前教育学院临时团支部将继续努力,砥砺前行,以一马当先形成万马奔腾之势,身体力行践行身为一名青马学员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