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简称 “青马工程”)是党和国家着眼于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针对青年一代成长成才规律实施的重大人才培养工程。根据共青团中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的有关规定和校团委《关于组织实施 2024-2025学年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通知》,结合我院实际,文旅学院团委制定《文旅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实施方案》并按照方案要求,积极做好学院青马学员的培训工作。
一、文旅学院2024—2025学年
青马班简介
2024-2025学年、文旅学院共有青马班学员101人,分别来自文旅学院学生会、学院指导的6个学生社团以及学院2个年级22个团支部、101名学员在具体活动过程中会建成临时团支部以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

图为文旅学院校青马班骨干成员
二、青马班活动开展情况及特色总结
(一)坚守共青团“坚定不移跟党走
为党和人民奋斗”的初心,筑牢青年思想根基
根据学院青马班培训方案要求,2024年11月6日,学院举行2024-2025学年“青马班”开班仪式。学院高度重视学院青马培训工作,党总支书记王松江,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张圣玺,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田志升以及团委书记娄敬全程参与开班仪式,并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学员提出要求。

图为文旅学院2024-2025学年“青马班”开班仪式
(二)围绕“两个融合”,
提升青年整体素养
1.团建与专业相融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在青马培训过程中,学院团委坚持立足专业特点,青马培训助力学生专业成长,例如,养老专业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邀请学校红十字社团骨干成员演练,学习、巩固心肺复苏等专业技能,并主动深入养老院、社区开展 “银发守护”活动。

图为红十字社团成员为青马班学员演示心肺复苏
2.团建与育人融合,力避“走过场”现象。
深化课堂思政育人、校外实践育人。依托学生教育实习契机,学院团干部加入学生实习实践指导教师队伍,通过亲自指导学生现场实习实践。学生们运用老年心理学、康复护理等专业知识,为长者提供不同类别的服务,在实践中深化对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的价值认知。

图为青马班学员开展为老服务活动
(三)聚焦“三个引领”,
发挥团组织育人功能
1.思想引领铸魂。
青马培训期间,学院专兼职团干部围绕国家发展大势,聚焦青年工作,开展了包括“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挺膺担当砺青春 肩鸿任钜踏歌行”等专题团课,并通过观看红色电影等形式帮助新时代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引导新时代青年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图为团干部青马班学员讲授主题团课

图为青马班学员在学校奂山影院观看红色电影《长津湖》
2.实践引领固本。
青马培训期间,学院团委积极组织社区管理专业的学生深入社区,聚焦社区实际需求,开展了环境整治、助老扶幼等志愿服务。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们在服务社区的过程中锤炼了意志、增长了才干,深刻体会到了青年学生在社区建设中的责任与担当,进一步坚定了用实际行动为社区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切实将实践育人与学生成长成才相结合,为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奠定了坚实基础。
除此之外,在学校承接的淄川区中小学实践活动中,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的学生成为中坚力量,青马班成员在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图为青马班学员在校内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图为青马班学员担任中小学实践活动讲解员
3.成长引领赋能。
青马培训期间,学院以“实践浸润+技能提升”为路径,组织学生走进聊斋园开展沉浸式文化体验,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过程中更好地了解地域文化特色,赋能学生专业成长。

图为青马班学员代表赴聊斋园开展沉浸式体验
在专题团课学习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能力培养,围绕山东省“8+X”未来产业体系,学生们运用AI工具,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了“2030年颠覆性技术方案”并进行了交流分享。学院团委还特别邀请上一届青马班优秀成员开展 “成长分享会”,围绕 “青马学员的责任与成长”主题,分享在乡村振兴、社区服务等实践中的经验与感悟,通过 “老带新” 模式,传递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价值理念。

图为学员代表展示山东省“8+X”技术颠覆方案

图为上届青马优秀学员分享活动
(四)构建 “四个共青团工作体系”,
凝聚协同育人合力
1.党团共建工作体系。
在青马培训过程中,以党建带团建,通过党总支召开专题学生工作会议,指导团组织做好学生的青马培训工作,并且在入团积极分子培训,团员培养发展过程中给予高度支持,通过 “党建带团建”机制,发挥党员教师与团员志愿者联动效应,确保项目方向与共青团育人目标一致。

图为学院党总支召开学生工作会议
2.校团联动培养体系。
以学校团委下发的培训方案为指引,立足学的院专业特色,发挥学院的专业优势,用好“第二课堂”,在完成培养工作的基础上在培养内容、形式上进行创新。

图为参加校级青马培训学员进行情景剧表演
3.企团联建资源体。
为更好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学院党总支积极争取与企业合作,为学生的实习实践和未来就业提供资源和平台,学院先后到淄博市淄川振华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山东唐骏欧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进行考察交流,完成“访企拓岗”工作。

4.社区团建服务体系。
目前,学院已在20余个社区设立校外实践基地,并且是学校第一个学生团干部挂职于社区的院系,目前,挂职于社区的学生团干部主要由学院兼职的学生团委副书记担任,并且实现了年级衔接,通过“社区点单”的方式,有效加强了与属地社区的交流。
(五)深化 “五个创新”,
激发团组织服务活力
1.理念创新。
树立“大思政 + 青马”育人观,打破传统培训的“单向灌输”模式,构建“理论铸魂 — 实践赋能 — 创新驱动”一体化育人理念。针对青马学员思想活跃、追求价值实现的特点,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与青年关心的社会热点结合。例如,青马学员热议习近平总书记五四回信精神,将“育人”与“育心”融合,提升培训针对性。
2.机制创新。
构建 “全周期+立体化”培养机制,打破培训“碎片化”问题,建立覆盖“选拔—培养—考核—跟踪”的闭环机制,强化团组织对青马学员的长期引领。例如,加强对青马成员的过程考核,依据日常表现和结业考核科学评价学员。
3.载体创新。
打造“沉浸式 + 场景化”培训矩阵,突破传统培训的时空限制,通过多元载体增强培训吸引力与参与感,让马克思主义理论 “可触摸、可感知”。例如,利用AI技术收集未知资料并生成可视化目标。
4.内容创新。
构建“模块化 + 菜单式”课程体系,打破“一刀切”的课程设置,根据学员专业背景、成长阶段提供个性化内容,增强培训的专业性与实用性。例如,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内容的基础上,为康养专业学生提供技能指导,为社区专业学生提供社区实践机会。
5.技术创新:
深化“数字化 + 精准化”服务效能,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精准识别需求—精准匹配资源—精准评估成效”。例如,通过过 AI 分析学员在讨论区、作业中的关键词,评估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深度与立场坚定性,及时发现思想困惑并介入引导。
三、未来展望
下一步,文旅学院团委将在学校党委的领导和学校团委的指导下,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推进青马班培训与共青团工作深度融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通过深化“理论学习+实践淬炼+文化浸润”培养模式,引导青年学员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提升整体素质与能力;强化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榜样示范、项目引领、成长赋能,培育更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 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共青团的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