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期“青马朗读者”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寄语依旧回荡心间。“广大青年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努力成为能够承担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番话为青年一代的成长和奋斗指明了方向。现在,让我们紧随朗读者的步伐,一同走进《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二卷)第三期的学习,重温历史,继续在那些生动的访谈对话中感受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切关怀,聆听《习书记叮嘱我们要当实干家,不做“客里空”》的故事吧!

本期诵读者(一)
《习书记叮嘱我们要当实干家,
不做“客里空”》

学校“青马班”学员
信息系
惠嘉睿
采访组:习近平同志在报告会上对青年大学生提出了哪些希望?
陈晓红:习书记非常关注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整场报告会持续了两个多小时,他用了将近一半时间谈高校的人才培养问题。习书记说,社会发展,离不开高校力量的积极参与,离不开广大知识分子投身其中。因此,要充分发挥高校的智力和人才优势,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习书记特别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他说,知识分子尤其是当代大学生要明确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光有成才的愿望和条件不够,还必须深入实际,向实践学习,向工农学习,甘当小学生,在火热的社会生活中锻炼成长。习书记还提到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支持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积极为他们创造条件。
林鲁文:习书记希望我们一定要遵循党的基本路线,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刻苦钻研科学文化知识,坚定不移地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积极响应时代的召唤,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全部的聪明才智,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习书记对青年人的关心、关切和关爱之情,从话语间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他就像一位和蔼可亲的大教授,用丰富的人生阅历为我们传道解惑,以崇高的理想信念为我们增补了成长的“精神之钙”。
本期诵读者(二)
《习书记叮嘱我们要当实干家,
不做“客里空”》

学校“青马班”学员
数理系
万冬婷
习书记说:“要提高学生素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足以应付社会多样性的变化。素质包括德、智、体等,智商、情商都需要。情商指意志力、处理问题的态度等,这些都需要培养。学校要有意识地去培养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学校因此率先成立了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和辅导等方面的服务。
习书记的为民情怀和实干作风,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我们必须要沉下心思,弯下腰身,俯下耳朵,倾听学生的所盼所愿,关心学生的所思所想,解决学生的所需所求,做新时代青年学生的知心人,热心人和引路人。
习省长说,他的成长、进步应该说始于陕北的七年。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他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二是培养了他的自信心。整理采访记录时我们发现,访谈的高频词是“人民”和“群众”。其中,习省长讲的一段话令我印象特别深刻:“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和政府的一切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标准。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时刻将人民群众的衣食冷暖放在心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干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老百姓奔好日子,决不能高高在上,鱼肉老百姓,这是我们共产党与那些反动统治者的根本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