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红色经典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促进“青马”学员读经典、学精髓、悟真谛,切实引导广大青年学子深入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我校特开设“青马朗读者”朗诵分享系列栏目。
本栏目精选《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二卷)作为主要内容。本书通过24篇访谈实录,讲述了1984年8月至2021年4月间,习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厦门、宁德、福州、浙江、上海和到中央工作以来,与大学生们交往交流交心的故事,真实记录了他对青年特别是大学生始终如一地关注关心关爱。
本栏目计划发布6期,每期由2名“青马”学员挑选片段进行音频录制。
下面请淄师团员青年追随青马朗读者的足迹,跨越时间,倾听过往,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

本期诵读者(一)
《习书记邀请我们到县委会议室座谈》

— 学校“青马班”学员 —
校学生会
王艺霖
采访组:翟玉虎同志,您好!1984年8月5日,时任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邀请暑期返乡的正定籍大学生代表,到县委会议室参加座谈会。作为与会的亲历者,请您回忆一下当时的情况。
翟玉虎:1984年暑假,记得是8月4日下午,我突然听到村里大喇叭广播,要我到大队部接电话。当时,我正在地里干活儿,听到广播后,就撂下手中的活儿,马上赶到了大队部。电话是我在河北大学同届的历史系同学郭诚从正定县林业局打来的。他说,县委要召开正定县暑期返乡大学生代表座谈会,邀请南村乡的我和孙明华同学一起来参加,第二天上午8点在县委大门口集合。得知这个消息,我简直有点儿不敢相信,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被选作代表的。我猜想,可能因为河北大学是省里最好的一所综合大学,中文专业又是学校名牌专业吧。孙明华家离我们村不远,我俩曾是正定三中的同学,现在又是河北大学的同学,关系特别好。他是体育特长生,提前一年就被河北大学历史系录取了。现在想想,那时若让我一个人去,还真有点儿心虚,有个同学一起去正好可以壮壮胆。我从农村考上大学,那时正就读于河北大学二年级。虽然走出去上了大学,但也没见过什么世面,哪能想到自己会被邀请去县里开会啊,所以我对这次经历刻骨铭心。家人和乡邻听说我要去县里开会,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我,而我着实有一种被人尊重的自豪感。那时我们年龄小,又是学生,见到村党支部书记还有些胆怯,见乡党委书记都不容易。出发时,家里大人们一再叮嘱:“到了县里,多听听人家讲啥,想好了再说。”
本期诵读者(二)
《习书记邀请我们到县委会议室座谈》

— 学校“青马班”学员 —
校青年志愿者协会
刘佳炜
采访组:听说那时要骑很长时间的自行车才能到县里,这一路你们是怎样的心情呢?
翟玉虎:我家地处滹沱河南岸,是距县城较远的偏僻村庄。当时主要交通工具是自行车,从我家骑车到县城需要两天时间。后来我才知道,参加座谈会的同学大都是“河北”片的,只有我与孙明华是“河南”片的,同属南村乡。
第二天一大早,我便和孙明华一起去县里开会。我俩骑着车子,路平的时候骑一会儿,过河滩或路颠的时候就下来推着车子走一会儿,碰到沙地的时候还要把车扛在肩上。一路上,我们既兴奋又紧张,猜想着谁会接见我们,互相交流提醒到时候该说些什么。
县委机关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是一个神秘而又神圣的地方。对于我们这些农家子弟来说,是第一次走进县委大院。我们猜想并憧憬着会议的场景。
采访组:请您回忆一下在县委机关与习近平同志见面的场景。
翟玉虎:参加座谈会的学生约20人。大约8点半的时候,一位工作人员召集我们到了会议室。他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一一核对名单。工作人员讲,这次座谈会是习近平总书记提议召开的,还征求了教育部门意见,从全县在校大中专学生中推荐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学生参加。听到这里,在座的学生都感到很幸运,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笑容。那一刻我们体会到了,县委提出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是一句空洞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