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红色经典《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
第一期“青马朗读者”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仍在耳边。接下来,让我们跟着青马朗读者的声音,一起开启《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二卷)第二期的学习,穿越时空的界限,回顾历史,继续在采访对话中感受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倾听《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校为我们作形势与政策报告》的故事吧!
本期朗读者(一)
《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校为我们作形势与政策报告》
—学校“青马班”学员—
学校第二课堂服务中心 田野
采访组:苏书记,您好!习近平同志在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先后六次到宁德师专(现宁德师范学院)调研指导,并两次为师生作形势政策报告。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情况。
苏文良:我是1979年到宁德师专当老师的,1984年被推上领导岗位并主持学校工作,1987年至1995年担任校党委书记。
习近平同志在宁德任职不到两年,先后六次到学校看望师生、调研指导,并两次为师生作形势政策报告。其中,对师生产生重要影响的活动共有四次:一次与教师座谈会,两次给师生作形势政策报告,还有一次是来学校与师生话别。习近平总书记来校与教师座谈是1989年6月20日上午,座谈会特别强调学校“要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为学校师生作形势政策报告。第一次是1988年11月15日,报告主题是“访美见闻”,我在现场聆听。第二次是1989年10月24日,这一次我不在学校。不少师生后来跟我说,有很多的感悟,受教诲很深。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师生当中,没有一点儿架子,讲话理论性、思想性很强,又非常务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时宁德还很贫困,但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下,行署在建设资金上给予宁德师专很大支持。这种诚挚地关心、爱护和支持,极大激发了全校师生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习近平总书记最后一次到学校是在1990年5月3日上午,那时他即将离开宁德,要到福州担任市委书记。他专程来与师生告别,讲了很多话。他对师生的这份挂念和关心,令大家非常感动。他叮嘱继任的地委书记,一定要抓好学校思政工作,一定要尽地区财力去支持宁德师专的工作。
本期朗读者(二)
《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校为我们作形势与政策报告》
—学校“青马班”学员—
人文学院 高妃玥
采访组:黄丹舟老师,您好!1989年10月24日,您作为宁德师专的一名新生,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同志所作的形势政策报告。请问这次报告对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黄丹舟:1989年,我从宁德一中毕业,被宁德师专录取。说实话,考入这所学校并不是我的心愿,当时我正处于人生的低谷。一切来得那么巧,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宁德师专给师生作了一场形势政策报告,使我受到了一次重要的人生教育。他亲切的笑容、朴实的话语、深刻地阐述,深深地吸引了我。我从此开始认真思考当下与未来,思考青年人的使命与责任,珍惜宝贵的学习时光。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积极投身到改革、建设的洪流中,在实践中施展才华,才能实现有意义的人生价值”的要求,于1991年9月踏上了教师工作岗位。记得第一次上课,看到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我就爱上了这三尺讲台,爱上这份“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30年来,不管面对哪类班级哪类学生,我总是掏出一颗真诚的心关爱每一位学生。在我的眼里,从来没有所谓“差生”。我坚信,用爱的和弦一定能奏出美的乐章。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我们要“最大限度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和实现自身人生价值”。我们那一届同学都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教诲,在教书育人岗位上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人生价值。